禮儀百科
環保葬

入土為安過時了?真的要選擇環保葬嗎?

隨著土地資源的匱乏,選擇環保葬的人口數也在增加。不過對環保葬的質疑從來沒有少過,今天就來分享環保葬的疑慮以及選擇環保葬的心境轉折。

華人傳統觀念認為入土為安,這句話也成為了一個緊箍咒,牢牢的刻在我們的腦海中無數個日子。但隨著時代的更迭,土地資源變得稀少,許多土葬的墳墓也逐漸在政府的鼓吹和法規的束縛下遷往靈骨塔。為的就是釋放龐大的土地壓力,活人的土地資源有了喘息空間(雖然土地資源因為遷墳變多了,但房價卻沒有變得便宜,真是讓人匪夷所思)。久而久之土葬也退流行了。

入土為安過時了?真的要選擇環保葬嗎?_內文.jpg

那當塔位也漸漸不夠時該怎麼辦了,只好再次與過世的大德們爭地了。環保葬便在這樣的潮流下應運而生,目前主流的環保葬包括樹葬、花葬、植存、灑葬以及海葬。最大的特色便是不立碑、不設墳也不記亡者姓名,雖然將骨灰撒在土地上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汙染。但因為環保葬會定時翻土再葬,也算是土地永續利用的理念。

環保葬未來真能取代傳統火葬嗎?

坦白說,非常有可能,現代人對於喪葬以及祭祀的繁文縟節早已不甚熟悉。再加上房價暴漲,薪水卻不漲的情況下,家裡的每一分空間都可謂是寸土寸金。試問現在家中還有神明廳或供奉牌位祭祀的區塊的人有多少呢?當祭祀和宗教不再是生活重心,人們的觀念也會逐漸往簡約的環保葬靠攏。

但有不少學者曾提及環保葬的缺點,包括:

文化接受度

在特定的文化或宗教中,傳統葬禮仍然具有主導地位(通常是在非都市區),環保葬要被傳統思想濃厚的人接受勢必是一種挑戰。

土地使用限制

相較於火葬的塔位可以往上蓋或往下蓋,環保葬區通常需要特定且一大片的自然葬地,反倒成了活死人爭地的推手。尤其在都會地區要如何開闢一個葬區又不影響周圍住戶(別忘了殯葬設施可說是鄰避設施中最惹人嫌的)。相信會讓地方政府與官員傷透腦筋。

法律和規範問題

台灣基本上已全面推行環保葬,但某些國家的宗教並不支持環保葬的做法(例如伊斯蘭教)。這些地區甚至可能立法來限制環保葬的普及。

缺乏知識和教育

對於環保葬的概念和實踐,社會普遍認識不足,這可能影響其推廣和接受。

設施和服務缺乏

在某些地區,提供環保葬服務的設施可能不足,導致選擇受限。

情感支持不足

一些人可能覺得傳統葬禮能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而環保葬的儀式可能相對簡單,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更多時候其實只是跨不過那道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得經歷的課題,縱使再有錢,人類的壽命也有極限。過去人們總說死者為大,但隨著喪葬儀式的從簡,過去的思想也在逐漸轉變。很多人會擔心不厚葬親人會落人口舌,被親友批評。試問親友或鄰居難道有利害關係嗎?若臨終者的意願就是走環保葬,那外界的紛擾又有何干係呢?

環保葬雖然簡約,但只要懷抱最真摯的心以及誠意,儀式終究只是一個過場,一個安慰家人心裡的流程。很多時候我們徘徊猶豫在做選擇的十字路口,其實只是不敢跨過那道坎而已。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
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
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

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百科分類
按鈕-電話
按鈕-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