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百科
殯葬禮儀

為什麼要撿骨?撿骨的含意是?

儘管現代社會火化已成為主流,然而土葬依然在一些家庭中保持著其重要地位。撿骨作為土葬流程中的一環,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和傳統習俗。無論是希望後人祭祀方便、遵循風水觀念,還是適應現代輪葬政策,撿骨都承載著對故土回歸和尊崇祖先的情感。本文將深入探討撿骨的由來、流程以及與撿骨時間相關的因素,為讀者帶來對這一古老習俗的全面認識。

現今台灣的火化執行率高達80%以上,傳統土葬已慢慢淡出歷史的舞台。但仍有少數擁有私人墓園的民眾會用土葬的方式來圓滿身後事。而撿骨就是土葬的其中一項重要流程。

為什麼撿骨_內文.jpg

為什麼要撿骨呢?

撿骨,又可稱為撿金、拾骨或洗骨。這項習俗的由來是因為先民渡海來台,難免希望最後魂歸故土。過世後也要讓親人帶著骨灰回歸故鄉安葬,因而有了撿骨這項習俗。另外,傳統觀念認為骨葬優於屍葬,所以會在安葬後幾年開棺撿骨並稍作清理,故稱為撿骨或洗骨。若有陪葬品或金飾則會藉機取出,故也稱為撿金。


撿骨有哪些流程呢?

撿骨的流程包含了挑選日期和塔位、辦理手續、祭祀儀式、開穴破土、開棺撿骨、火化封罐以及最終的晉塔。

首先,先選擇良辰吉日,並購置塔位和骨灰罐。之後準備相關文件(包括戶籍謄本、禮儀業者證明文件、公所民政課的起掘證明以及申請者的身分證和印章。

撿骨當日,先舉行祭拜儀式,吉時一到掘開墓穴,並將棺木打開撿骨。拾起的骨頭經排列後放入甕中,之後進行火化,待骨灰冷卻後放入骨灰罐中封存。最後就是將骨灰罐晉塔安奉,撿骨的流程即告完成。


撿骨的目的是?

撿骨除了傳統的回歸故土外,還有其他幾項原因,每個家庭的習俗與觀念也不同。但大致上可區分為以下幾種:

方便後人祭祀

過去土葬的祖墳大多安葬於荒郊野外,有些地區甚至要披荊斬棘才能砍出一條能走的路。撿骨晉塔後交通方便也不至於斷了香火無人祭祀。

墓地毀損

現在盛行火葬,土葬的墓地大多年久失修,有些甚至有毀損的跡象。大家一定也不想住在破舊的屋子裡吧!同理祖先也不會想住在破舊的祖墳內,所以才有了撿骨遷墳的習俗。

風水

有些人事業運或健康運不佳時,會懷疑是祖墳風水有異。這時就會找風水師來做撿骨洗骨的工作,藉以達到轉運的效果。

輪葬政策

82年開始實施七年輪葬制,明定公園化公墓的墓基使用上以7年為限。其餘公墓墓基之使用則以10年為限,期限屆滿前1個月由墓主自行辦理撿骨之流程。並在期限到達後無條件將墓基收回,逾期未遷葬者則採無主墓的方式辦理。倘若撿骨時發現屍體尚未腐爛殆盡(也就是俗稱的蔭屍),可向主管機關單位申請兩年展延。


為什麼撿骨時牙齒要拿掉?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頭蓋骨的牙齒還在,撿骨師卻要將牙齒拔除,不放入骨灰罐中?其實這跟兩個傳統習俗有關,第一是牙齒是在人出生後才長出,跟七情六慾一樣,所以拔掉牙齒象徵著拋下人世的雜念與紛擾。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有牙齒的祖靈會把後代子孫吃掉。但現今的禮儀公司或殯葬業者都會保留一點彈性,若希望保留牙齒也是會尊重家屬意願。


過世的年紀跟撿骨有關?

撿骨時間其實跟逝者過世的年紀有關,年紀愈大,撿骨的時間就愈晚。另外若安葬的地點潮濕或環境不利於遺體腐敗,撿骨的時間也會往後延。

- 一般來說不到16歲就過世則不撿骨

- 30歲以下過世約在下葬5~7年內撿骨

- 40歲左右過世的則在7~9年內撿骨

- 50歲以上過世的可在8~10年內撿骨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
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
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

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百科分類
按鈕-電話
按鈕-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