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百科
殯葬禮儀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遷葬儀式跟流程有哪些?

遷葬,是指將遺體遷出原葬地轉移到另一個地區的流程。遷葬可不是想移就能移的,如果因為祖墳修建延宕或是塔位申請有狀況,還得另外安排暫厝的流程。本文將一次講解遷葬及暫厝兩種流程,方便讀者了解各項細節和注意事項。

過去華人信奉入土為安的觀念,土葬盛行率接近100%。但近年來由於土地資源不足,活人甚至得開始與死人爭地。再加上避免資源的浪費(修建墳地所費不貲),火葬的盛行率便逐年增加。原先土葬的逝者也在政府的呼籲下開始從祖墳遷至靈骨塔內。談到遷葬,近期韓國電影《破墓》就談到了韓國的移葬,也就是挖開墳墓將遺骨移動到其他位址。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遷葬儀式跟流程有哪些?_內文.jpg

遷葬流程有哪些?


遷葬可不是想遷就能馬上遷的,畢竟墳地的開挖需要政府許可。有遷葬需求的民眾需要先向所在地的縣市政府之主管機關申請起掘許可證明文件。待獲得證明文件後始可進行遷葬之各項事宜。

拿到文件後只是遷葬開始的第一步,挖開祖墳當然需要事先知會。畢竟祖墳可說是祖先的家,你要敲開別人住的房子還要讓屋主搬出去當然得事先知會。另外遷葬還需要挑選日子,等到遷葬日到時需要先祭拜逝者後才能破土開棺。

開棺時有個傳統的民間習俗,會讓逝者家族中的女生晚輩手持黑傘,站在棺木前靠近亡者頭部的位置。這個習俗的說法是亡者由於長年埋在陰暗的地底,開棺時直面太陽會讓亡者不舒服,所以讓晚輩拿把黑傘做緩衝。

開棺後的下一個流程就是撿骨(可參考撿骨流程)。之後裝入骨灰罐中,若有火化需求可自行申請,待火化後就可晉塔或入厝,整個遷葬流程即告結束。

什麼是暫厝?

假如撿骨火化完有狀況不能晉塔,或是入厝有延誤必須延後時。就需要將親人的遺骨找一個臨時住處,也就是所謂的「暫厝」。

要怎麼安排暫厝呢?先搞清楚暫厝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原位址暫厝,另一種則是另擇他處暫厝。第一種基本上爭議不大,但第二種去其他地方暫厝就有比較多的討論空間。

如果有在公立塔位暫厝需求的民眾,可以準備以下幾種申請文件:

1.塔位申請書

2.申請人之身分證明文件

3.逝者的各項證明文件如火化許可證、起掘證明書以及除戶謄本等。

暫厝的儀式有哪些?

老樣子,既然祖先要先暫時住在這個地方,當然要先知會一下。所以暫厝的第一步就是告知主神,將牌位或骨灰罈帶到欲暫厝的靈骨塔後。先告知暫厝地區的主神,表示自己的親人要在這邊小待一下,以示禮貌。

接下來就可以做安置的步驟,將骨灰罈安置在暫厝的地方。這邊有個小細節要注意,因為是暫住,所以骨灰罈不能擺正,要稍稍偏向斜前方。另外骨灰罈的下方得放5或7張刈金,以表不坐正及暫居之意。

安置好骨灰罈後,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誦經祈福了。有些家屬會安排法師到場誦經,讓亡者的靈魂能更安穩的暫居於此。後續需要注意的是,刈金不可亂動,也不要任意挪動骨灰罈。以免打擾到祖先休息,等到塔位或墳地修建完成後,再另擇吉日安置即可。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
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
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

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百科分類
按鈕-電話
按鈕-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