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百科
殯葬禮儀

「這一下落在棺材上,爸爸原諒你了」淺談傳統台灣喪禮文化-「撻棺」

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生至痛的悲劇,傳統習俗如「敲棺」等儀式,成為長輩面對喪親之痛的寄託。如今,越來越多父母選擇以子女生前喜好設計個性化喪禮,突破傳統限制,用愛與回憶送別亡者,為生命留下一抹溫暖。

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情至痛的違常之事。命運無法掌控,意外或病故的突然發生,常令人措手不及。面對子女先走一步的悲劇,傳統葬禮中的一系列特殊習俗,成為長輩面對喪親之痛的安慰形式。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若父母健在而子女先亡,這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現象。古云:「父母健在而子媳亡者為不孝,應撻棺以責之」,因此衍生出了「敲棺」(或稱「撻棺」、「杖棺」)的儀式。這種習俗在出殯前進行,長輩會用拐杖或藤條在棺木上敲擊三下,象徵對亡者的責罵,責備他們未能盡孝道,卻先行離世。同時,這也意在向閻羅王表達,亡者已受到父母責罵,不必再受地府懲罰。

「這一下落在棺材上,爸爸原諒你了」淺談傳統台灣喪禮文化-「撻棺」_內文.jpg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特殊葬禮習俗

在這種違倫常的喪禮中,有許多習俗需要遵守,以體現對倫理的尊重與對亡者的哀悼:

遺體安置

– 遺體不得放置於家中正廳,若家中有旁廳則安置於旁廳,否則放置於室外或殯儀館。

家中安排

– 春聯無需撕下,神位亦無需遮掩。

喪服反穿

– 長輩為晚輩服喪時,須將喪服反穿,稱為“反服”。此為近代才有的習俗,象徵倫理的顛倒。

儀式簡樸

– 喪禮應低調舉行,避免過於隆重或鋪張。

長輩角色

– 長輩不宜參與上香,並盡量減少進入靈堂。

出殯禮儀

– 在出殯時,父母須用拐杖或藤條敲擊棺木三下,象徵責罵並祈求亡者的安寧。此外,父母僅能目送出殯隊伍,不可隨行。

哀痛中的人性溫暖

白髮人送黑髮人總讓人倍感鼻酸,子女是父母畢生的牽掛與心血,卻早逝而去,給家人留下無盡的不捨。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以子女生前的喜好來安排喪禮,突破傳統習俗的限制。他們認為,尊重子女的個性與追求,是對亡者最深切的懷念與愛。

例如,有父母根據子女的興趣,布置具有音樂主題的靈堂,或以自然風格的告別式替代傳統儀式。這些個性化的安排,既溫暖又感人,也讓參與者感受到生命的獨特價值。


習俗本是安慰活者的一種形式,然而每個家庭的愛與追思,才是真正無可替代的核心。白髮人送黑髮人雖令人扼腕,但透過細心設計的告別儀式,或許能在悲傷中帶來一絲溫暖,幫助家屬走出陰霾,為亡者找到一個安息的歸宿。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
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
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

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
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

金麟生命 全省服務據點


百科分類
按鈕-電話
按鈕-Line